详细页面

兰新二段现场开通记录

发布时间:2014-07-08 作者: 来源: 字号:

穿越无人区、翻越唐古拉、克服多年冻土……作为人们眼中的“天路”,不少人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大为赞叹。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背后默默的铁路建设者们。随着兰新铁路现场开通调试工作的进行,系统服务部年轻小伙们众志成城、不畏艰苦,发扬艰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以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按照开通调试任务严格执行,克服了天气、地形等各种艰苦的现场环境。

兰新二线新疆段设有红柳河南站、思甜南站、烟墩东站、盐泉北站、哈密站、柳树泉南站、了墩北站、红层南站、小草湖西站、吐哈站、鄯善北站、胜金北站、吐鲁番北站、大河沿站、盐湖西站、乌鲁木齐站、乌鲁木齐新客站17个车站。全长713公里穿过多个风区地带,包含新疆有名的百里风区,大风说来就来一年中8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气候干燥,气温日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郊外沙尘大、沙漠地区长期干燥缺水,交通不便,方圆几百里都是无人区。干燥、寒冷、缺氧、风大、“瘦点的人都能被吹跑”是最贴切的写照。我们的小伙都是早出晚归,早晨,温度很低,要穿着厚厚的棉衣才能抵御风寒。到了中午,在毒辣的阳光照射下,穿着单衣都觉得热,常常会让人感觉到浑身乏力,严重脱水。长期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流鼻血、胃病、胆结石等更是成了我们小伙们的“家常病”。

全线700多公里兰新沿线附近除了乌鲁木齐、吐鲁番、鄯善、哈密可以住宿外,其它地方均不具备住宿条件,施工单位为了便于工作在沙漠中修建了生活区。由于施工现场偏远且无工程车辆,宋活超、方良森、马永刚等晚上都只能留宿施工单位生活区,生活区的宿舍十平米内要挤下多达十人,住宿条件非常之艰苦,洗漱都只能在室外,用的是凉水,早起后冷风嗖嗖,生活区门口倒的积水短时间没法蒸发,就被冻结成冰。可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却一直坚守自己的职责,以更好,更有效率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为首要目的,从不嫌弃环境的种种恶劣。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在缺氧的高原,坚守在零下的夜晚,只为保证严格完成兰新铁路的开通调试任务。由于公司工程车辆有限,所以有的站出行都是搭乘施工单位的车,特别是干完活返回居住地时,施工队有时会因为种种原因不派车,不让我们的员工住他们的基地或者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回去。比如2月28日方良森和马永刚拖着20多公斤的轨道电路参数测试仪步行了10几公里测完轨道参数准备返回哈密市区时,施工队没有派车,等到晚上八点半,才派车来把他们放到基地附近的火车站,可怜的2小伙饥寒交迫,又坐了三个小时左右火车才到达哈密,到宾馆时已经是3月1日…,而3月1日的工作任务又要开展了…有住宿条件的站,出去工作至少都需要颠簸几小时的车程,且都走的是铁路沿线的施工便道。在沿线附近几乎没有饭店及小商店,小伙们出去干活中午只能吃带的干粮和凉水。哈密距离红柳河南站两百多公里,除几十公里的高速路外,其它路段均为铁路沿线的施工便道,黄建义、鲍海滨早上八点半从哈密开车到红柳河南站直到下午两点才到现场,工作完成后五点返回,到晚上十点半才回到驻地。在这接近15小时中,他们只能靠这些干粮和凉水维持体力,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的完成开通任务。

这么苦为什么还要坚持?面对我们的疑惑,开通负责人谭坤轮憨厚地笑了笑,道:“再苦总得有人做嘛,再说了,铁路安全重于一切”。

浏览次数:450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