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上海,早晨7点50分,冰雨打得路人们行色匆匆、埋头缩颈、脚步飞快。而在单盘制造部布线组车间,每个工位都已坐满,大家身上的寒气还未完全褪去,手中却已开始焊接和布线。
2018年的尾巴,单盘制造部布线组又进入了循环往复的另一个繁忙阶段,12月份布线组承担起为整机制造部分流机柜生产的重任,接手的机柜生产进入白热化阶段。12月10日之前,部门班组要完成5架卡斯柯调度集中系统采集机柜、5架工控机柜的布线;12月15日前,需完成采集机柜和工控机柜的调试、报交工作……。工作任务甚至排到了2019年1月,十分繁重。
学无止境新员工


空间原本就不宽敞的布线组,早已被在产单盘和生产物料挤得满满当当,看着这大量的工作产品,新员工张超然和张明辉心里压力巨大,“老师,这处图纸我还是有点不明白,需要您再帮我讲解一下”,俩人说完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张超然和张明辉还在布线的学习和摸索阶段,这次的任务对他俩来说是新产品,更是新挑战,但他们没有因为不熟悉业务而逃避,而是主动要求参与,志趣相投的两位年轻男孩,一起埋头讨论布线图纸、电烙铁的使用,偶尔也会笑弄一下对方完成量的多少。两位新员工盘根问底,紧跟师傅们的节奏,抓紧了每一个学习机遇。不间断的加班、紧张的工作节奏没有让他们打退堂鼓,相反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


布线组组长徐宏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为能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徐宏星每天下班前都会仔细考虑第二天的人员搭配,新员工刚进入状态还不够熟练,需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着;同时还要提前设定好每日的工作目标,要赶着向前走,一切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老穆,你今天负责带两个徒弟完成安装机柜风扇,我和少华安装配电箱 ”,12月7日早晨,在例行的班前会上,组长徐宏星详细布置了当天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老穆是布线组的穆普伦,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参加布线工作多年,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可以说整个布线组数他最专业。此时,他正在向布线组的新人们一边耐心讲解一边细致示范,只见一根根排列整齐的线缆绕过机柜框架,精准地落在各自合适的接点,“这部分要注意,两种电源线要按照具体的标签分开走线,切记不要混在一起,要不然长度会偏差很多,这可是我走过的弯路,你们可不要再来走一次了!”新人们点着头,认认真真地记了下来 ……
品质与时间的赛跑
为按时保质完成生产任务,部门领导多次组织生产会议研究工作计划、商讨工作方法、督促生产物料进度,动员大家为保证准时发货做努力;班组间经过协商,根据报交节点日期重新规划了工作流程,特别是整机组,组长徐宝健安排好组内的生产任务,率领小组成员挤出时间为机柜调试做好准备;党员、班组骨干和技术能手发挥表率,施工技术员也陪同一起,随时提供支持。
随着时间点的接近,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早8:00至晚20:00的工作制,周末两天轮流加班,在手中工作安排妥当的情况下,其他班组也派人员支援布线组。
这是一场上通出品与时间的赛跑,是一场考验质量和效率的挑战,赢得这场赛跑、克服此次挑战使得工作充满意义,单盘制造部的每一个人带着自信与保证,确保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能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在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