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上通400T车载产品技术攻关组在刻苦攻关的路上不断取得突破并获取胜利的故事。
肩负使命,开启征途
2018年9月,为积极响应“北工集团技术攻关组”工作机制政策要求,上通公司经研究决定,成立专项小组——400T车载产品技术攻关组。
在不断沟通与研究下,400T车载产品技术攻关组的重担越来越清晰——针对通号设计院自主化设计的车载设备系统和单元的产业化工作,包括图纸技术转化、样机试生产跟踪、测试平台搭建、FAI、CRCC认证试验筹备等。产业化工作涉及产品种类众多,共有50种印制板,涉及器件物料千余种。
400T车载设备系统和产品单元是通号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的车载列控产品,是真正代表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的拳头产品,该自主化产品的产业化工作,意义重大,不仅体现了上通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更是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攻关组全体技术人员,自上而下,以“攻关创新,奋勇争先”和“争分夺秒苦攻关,持之以恒创佳绩”为目标,在这场技术战事中,冲锋陷阵、攻无不克、以一当十。
这是一个诞生既肩负有沉重使命的团队。
时间短,任务紧,兵分两路直面技术战场
时间短、任务紧,是这次工作任务的最大特点。种类繁多的新产品图纸识别,上千种物料的整理、核对、编辑,还要保证对既有在产产品的内外技术支持工作。
2018年9月,攻关组接到通号设计院400T自主化MT和自主化TCR输入资料,即刻成立专项产品小组针对这两种产品进行针对性技术转产工作。
物料准备上,自主化MT和自主化TCR物料繁杂且众多新器件均无编码和技术手册,产品组技术人员查资料、申请编码、查漏补缺,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和设计院沟通,最终确保了输入资料的完整性。过程中,产品组技术人员积极和结构、工艺部门同事沟通讨论,将涉及结构和工艺部分的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再由技术人员对产品印制板和物料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电子元器件的整理关乎采购和后续的生产与测试,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手中的每一个产品都关于铁路安全,大家对器件的型号和图纸确认再确认,在备料采购和进厂检验过程中,第一时间对采购和检验人员的相关咨询进行确认反馈,对需要上级设计人员确认的物料,做到及时反馈和传达,保证信息沟通顺畅无延时。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两种产品的生产图纸转化及线上发布。目前自主化MT样机已产出,并在通号设计院完成了400T ATP整机柜的联调工作,功能已实现。
厉兵秣马已出征,兵分第三路全力“冲刺”
400T车载产品技术攻关组接到图纸输入后,从源头开始梳理,先对产品进行集中识别,再逐层分解,最终确定工作执行方式。这些产品中,自主BTM的进度要求是最紧迫的,但大家仍保证了在一周内完成所有图纸的下发。样机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跟踪,发现一个问题,立即解决一个,决不耽误后道工序的生产。自主BTM产品的调试输入信息,当时只有指标要求和简单的仪表说明,如何实现测试?怎样操作?这都需要技术人员自己设计摸索。攻关组领导与产品负责人,借鉴参考了同类型产品的测试方法,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一次次的试验对比,按产品标准要求逐步完成了产品的各项功能测试和验证测试,拿下了一场又一场难题之战。
攻关创新,奋勇争先,每名技术人员都在不懈奋斗
攻关项目中,机柜整机进度最终决定着产品的产出,是绝对的核心环节。为了不拖攻关任务的后腿,从收到通号设计院正式工作联系单,将设计资料输入的那一刻开始,整机项目人员就已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输入图纸需要先经过分析评审,才能进一步分配任务。连接器、线缆、开关等数百种物料需要一一整理核对,确认库存,并及时通知采购人员进行订购。在设计输入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克服困难,查阅文档,自行编制完成了清单。线缆组装图和相关BOM是车间制作线缆的依据,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缺少调试测试方案,技术人员集思广益,以既有产品为参照,自行设计了测试流程,编写了方案。以上全部工作的完成,整机项目技术人员仅用了20天!
同时,攻关组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发挥众人优势,拓展了软件数据分析,上位机接口平台设计,测试报文编辑等测试手段,力争设计打造出和进口测试设备一样的测试平台。另一方面,攻关组在产品图纸转化、备料、测试文档整理同时,认真筹备CRCC认证试验,针对试验标准、试验要求逐项进行分析,按时完成了CRCC认证申请材料的提交。
胜利的背后,是每一个技术人员的不懈奋斗。负责自主JRU产品的技术人员王莉不顾自己胃出血,坚守岗位,多次延误复诊;负责自主DMI的技术人员俞咪娜为了攻关项目,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忽略了自己的小家,只能在下班后看看孩子熟睡的面庞;技术人员王彦翔作为整机专责工程师,接连加班20余天,在完成图纸发布工作后,又马不停蹄赶到北京跟进后续的调试工作;团队新人常斌,在顺利完成首个机柜的装车任务后,突感眼睛不适,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青光眼;技术人员陈光、常斌、田源组成的装车测试小组,完成了设备的安装和基本测试后,又准时出现在测试现场,为了不影响火车线路的正常运行,他们利用动车 “下班”后的时间开展测试工作,十多个夜班的持续奋战,最终提前完成了动调试验,顺利交车……


但是,400T车载产品技术攻关组的技术人员并没有停下攻关的脚步,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让这群技术人员在合作时有了极强的执行力,“攻关创新,奋勇争先”也成为了合作时的强力润滑剂,在这场技术战事中,他们自觉将每一个小我压缩到极小。
以上种种成绩,仅仅是上通400T车载产品技术攻关组的中场故事,技术攻坚之路是一场持久战,自主化产品的产业化工作仍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后续的工作会充满更多挑战,但攻关组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在为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铁路产品时刻准备着,他们相信,他们会胜利!